您好,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知识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预防作物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更新时间:2019-08-28 12:53:11点击次数:1752次字号:T|T



作物病害是指:作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病理变化,导致作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并对人类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影响。

自从人类开始种植作物,就开始了与病害漫长的斗争历史。

相信大家对我国植保方针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这一理念并不陌生,即提倡从生态系统出发,因地因时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物理生物化学防治的方法,把病虫害控制在不足危害的水平。其中,预防为重中之重曾经有人问一位农业老师,预防作物病害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该老师回答:“不种了”

实际上,作物病害(侵染病害)的发生涉及方方面面,很难有所谓的“最有效的方法”,实在是有那就是——不种了,只要没了寄主,病害也就无从谈起了。当然,这只是这位老师的一句玩笑。言归正传,我们来谈谈作物病害的预防。


1、首先,关于病害的发生流行

病害的发生流行包括三个主要的环节,即病原的存活传播侵染。而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则可概括为病原寄主环境以及人类活动

病原:病原基数越大,致病性越强,病害大发生的可能性越高。

寄主:不同品种的抗病性有所差异,生长势弱的作物易感病。此外寄主不仅是作物,还包括转移寄主如杂草寄主等,这部分也要注意。

环境:包括温度、湿度、通风透光条件等等。如露水对于孢子萌发侵入,相对于湿度对于孢子形成温度对于病害潜育期长短,以及降雨对某些病原真菌孢子的散步,都起到关键作用。一般来说,多数病害在田间湿度大、温度适宜、枝叶郁蔽时会大量爆发。

人类活动:这部分包含的方面挺多的,可简单的理解为我们的某些栽培方式助长了病害的发生。如修剪时创造的伤口,给病菌的入侵大开方便之门;过度追求产量造成树势衰弱,给病菌以可趁之机;枝叶过密,忽视整形修剪,给病菌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等。

02

2、该如何科学的预防病害?

之前我们也说过,对于作物病害的预防目前尚无“最有效的方法”,我们只能通过加强管理,来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具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降低病原基数:多年生作物应做好冬春清园工作,大田作物及蔬菜等在收获后要清理田块并处理土壤等,以消灭病虫来源降低病原基数,减少翌年或下茬作物病害的发生风险。

②提升作物抗病能力:长势健壮的作物普遍具有更高的抗病性,就比如身体健康的成年人拥有更好的免疫力一样,对病害的抵御能力更强。

保证作物健壮,包括合理负载、科学用肥等,尤其要注意避免单一大量施用化肥,应增施有机肥,配合使用中微量元素。实践证明,合理均衡的肥水管理能后有效提升作物营养水平,提升其抗病抗逆能力。


③加强田间管理:创造不利于病害繁殖和生长的环境条件,可以很好地抑制病害的爆发。

比如果树的修剪,保持果园通风透光性良好;大田作物和蔬菜的轮作、套种;以及注重对土壤的养护,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等。

④适期用药:预防病害最关键的就是适期用药——在病害发生前进行预防或发生初期及时用药控制,控制病害在流行危害之前。

如葡萄灰霉病在花期时便可发生危害,所以花期末尾就是生长期第一个防治节点;柑橘溃疡病在各梢期均有发生,春梢时的第一次要很关键;再如稻瘟病在水稻破口前5~7天就要着手预防,以及果树修剪和采摘后出现大量伤口时,也应全面喷药预防。

预防药物建议使用低毒、无残留、无污染的生物农药,能够长时间抑制病害发生,且对作物、人体和环境都更加安全,并对复杂的土传病害等有很好的综合防治效果。

资料来源:农业助手

作者:牧虫者说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