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知识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植物营养与合理施肥

更新时间:2018-05-16 09:04:53点击次数:1699次字号:T|T



   凡施入土壤或通过其他途径能够为植物提供营养成分,或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为植物提供良好生活环境的物质统称为肥料。

   肥料是作物的粮食,是增产的物质基础,我国农谚有“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之说。合理施肥又是重中之重,做到科学合理施肥,就要做到“缺什么补什么,吃饱不浪费”,也就是要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以养分归还学说、最小养分律、同等重要律、不可替代律、肥料报酬递减律等理论为依据,遵循土壤、作物、肥料三者之间的依存关系,以肥料与综合农业技术相配合为指导原则,产前确定施肥的品种、数量、比例以及相应的科学施肥技术,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土壤培肥、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植物营养的缺失与过剩又左右着施肥选择,此处只针对植物营养与施肥做些简单描述,下面是一些植物营养缺失与过剩症状概述。

一些营养缺失及过剩时的症状

   氮:作物缺氮时,较老的叶片先退绿变黄,有时在茎,叶柄或老叶上出现紫色。严重缺氮时,叶片脱落,植株矮小;作物氮过剩会导致叶色浓绿,叶片大,叶柄长,茎高。节间疏,生育延迟,易患病,易倒伏。

   磷:作物缺磷时,叶片暗绿,茎叶出现红紫色。磷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特点是可以移动,可再利用,所以缺磷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作物一般不出现磷过剩症。大量施磷会使茎叶转紫色,早衰。磷素过多而引起的症状,通常从缺锌,缺铁,缺镁等失绿症表现出来。

   钾:作物缺钾时,叶尖与叶缘先枯萎,逐渐呈烧焦状。钾在体内是可移动的,可再利用,缺钾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作物可吸收过量的钾,但一般不出现过剩症。

   钙:作物缺钙时,生长点坏死,植株呈簇生状,叶尖与叶缘变黄,枯焦坏死。Ca在体内不易移动,缺Ca+症状首先表现在叶片上。作物不会出现钙过剩。

   镁:作物缺镁时,叶脉间缺绿,有时呈红紫色,镁可在体内移动,缺镁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作物一般不出现镁过剩症。但会阻碍作物生长。

   硫:作物缺硫时,植株矮小,叶片而黄,易脱落。硫在体内难移动,因此缺硫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作物一般不出现硫过剩症,但通气不良的水田可使根系中毒发黑。

   铁:作物缺铁时,叶脉间缺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变为黄白色,铁在体内不易移动,缺Fe症状首先表现在老旪上。铁过剩时,作物下部叶片脉间出现小褐色斑点,斑点从尖端向基部蔓延,叶色暗绿。严重毒害时,叶色呈紫褐色,根发黑或腐烂。

   锰:缺锰症状:先是叶脉间缺绿,然后出现坏死斑点。症状先出现在新叶上(不易移动)。多数表现根褐变,叶片出现褐色斑点也有叶缘黄白化或呈紫色,嫩叶上卷,锰过剩抑制铜的吸收,酸性土壤上作物缺铜可能是锰过剩引起的。

   硼: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麦类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块根内部形成褐斑,如甜菜的心腐病。萝卜的褐心病。作物发生硼过剩时,叶片黄化。严重时变褐枯焦。

   锌:作物缺锌时,叶脉间缺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变为黄白色,铁在体内不易移动,缺Fe症状首先表现在老旪上。多数情况下,植株幼嫩叶片表现失绿,黄化。茎,叶柄,叶片下表皮出现赤褐色。小麦锌过剩,叶片出现褐色斑。

   钼:作物钼过剩在形态上不易表现。茄科作物对钼过量较敏感。番茄,马铃薯钼过量。小枝呈金黄色或红黄色。

   铜:作物缺铜时,叶脉间缺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变为黄白色,铁在体内不易移动,缺Fe症状首先表现在老旪上。多数作物叶黄化,根伸长受阻,盘曲不展或形成分歧根,鸡爪根,小麦铜过剩,体色变绿,僵化,下部叶发黄,根盘曲。铜过剩明显抑制铁吸收。有时作物铜过剩以缺铁症出现。

    镍:表现叶片失绿,脉间出现褐色坏死。

   砷:一般表现生长停滞,叶片发黄,脱落。根系受害。小麦砷过剩,叶片深绿色,变窄变硬,死根。

  镉:小麦叶片呈黑褐色,大豆叶片黄化。叶脉呈棕褐色。镉污染食物危及人类健康,人类长期实用含镉米或饮用含镉水,食用含镉水产品,易患骨痛病。

  汞:通常表现叶片发黄,植株矮小,分蘖受抑,发育不良。受汞蒸汽毒害,叶片,花瓣可能成棕色或黑色。氯:氯过剩时作物易出现烧根,死苗现象。

  钠:过量的钠除了抑制作物根系的吸收机能外,同时也影响作物的CO2同化作用及蛋白质的合成。因而导致作物的生理异常现象。钠过剩先显现于老叶,初期,叶缘部分组织先形成水浸状,随后形成坏疽或枯 死,严重时坏疽的范围逐渐宽展至叶片中心。

由植物营养特性,施肥应注意的事项:

  1、各种营养元素之间不能互相替代。作物正常生长需要16种营养元素,尽管它们在作物体内含量差异十分悬殊,但它们各自都有其特殊作用,彼此间都是同等重要,不能相互替代,错误的偏施某种肥料,都能导致养分不平衡,使作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2、施肥要有针对性。因为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不同,为了发挥不同作物的最大增产潜力,肥料一定要根据作物的特点施用。如茎、叶为主的需施较多的氮。以籽实为主的需施较多的磷。根茎类作物则需要较多的钾。这样才能使肥料发挥最大的增产效果。


  3、根部施肥要适时适量。任何一种肥料施入土壤后会引起土壤溶液渗透压的增加,当达到一定浓度后会造成对植物的盐害,渍伤根系,使根系丧失吸水吸肥能力,结果造成植株萎焉、枯黄。因此,肥料的施用一定要与根系保持适当的距离。


  4、含氯化肥要合理施用。含氯化肥是指肥料中含有氯离子(CI-)的一类化肥,如氯化钾、氯化铵。现在复混肥料的使用过程中,普遍认为硫酸钾复合肥好于氯化钾复合肥,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氯(CI)也是作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在北方地区,除烟草、茶叶施用含氯肥料对品质有影响外,在水浇条件好的情况下,只要做到适宜、适量施用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



(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