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上海万力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

知识库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知识库 > 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

官方预测——2019年病虫害“重于常年”,这些将重点发生!

更新时间:2019-02-18 10:09:17点击次数:1771次字号:T|T

前段时间,全国农技病虫害预测中心,发布了《2019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趋势》,预计2019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发生将重于常年

那么,在2019年,对于大田作物,我们需要重点防治哪些病虫害呢?

 一、小麦篇 

小麦上赤霉病、蚜虫等发生严重;

条锈病、纹枯病和白粉病、吸浆虫、麦蜘蛛等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病害 

1.小麦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近年来,该病重发频率上升,已成为小麦上的第一大病害。

 

小麦初花到盛花期是赤霉病的侵染高峰时期

在稻麦或麦玉米轮作区,病菌在稻茬、玉米根茬上越冬,到次年春季温度达到7度以上,湿度50%时病菌就会开始发育了,然后当小麦花期穗部水分足时,发育成熟的病菌就会借着雨水侵入麦穗,几天后就会开始出现死穗

2019年春季,江淮、江汉和黄淮等麦区降水偏多,预测将会加重小麦赤霉病流行为害。

2.小麦纹枯病

小麦的纹枯病在小麦全生育期里都有可能会发生。最主要的发生时期是小麦进入拔节期以后

 

但是,一旦进入拔节期之后,由于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植株的茎基部,症状隐蔽,很容易被人忽视而错过最佳防治时机。

所以,提醒大家进入拔节期后,一定要注意用药预防。

小麦纹枯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湖北、安徽、河南、江苏、山东胶东半岛等地偏重发生;西北、西南麦区偏轻发生。

3.小麦白粉病

小麦白粉病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江苏淮北和江淮、河南中北部、山东南部、山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等地局部偏重发生。

4.茎基腐病

小麦茎基腐病在黄淮、华北南部麦区呈扩散和加重危害态势。

5.小麦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也是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的一种病害。

 

一般流行年份小麦减产10%—20%,特大流行年份减产可达60%以上,甚至使小麦几乎没有收成。它的流行性和传染性极强,只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病害繁殖扩散速度非常快。

目前,随着气温的回升,小麦条锈病将陆续进入发生危害盛期

小麦条锈病总体偏轻发生,但是在湖北西北部和江汉平原、陕西南部和关中西部、河南南部、甘肃南部、四川沿江沿河流域、云南、新疆伊犁河谷麦区中等、局部偏重发生。

 虫害 

1.小麦蚜虫

蚜虫几乎每年都会在小麦上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也是影响小麦产量的重要害虫。

 

预计2019年,小麦蚜虫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山东、河北大发生。

小麦蚜虫一般从小麦拔节孕穗期就开始发生了,然后一直到小麦抽穗扬花前,都始终处于一个缓慢增长期,但在小麦扬花之后,它的发生量会急剧上升

在防治时,如果能够把握住扬花前,认真的防治1次,蚜虫的种群数量在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基本上可以控制整个生长期的蚜虫危害

2.麦蜘蛛

麦蜘蛛将总体中等发生。其中,河南西部、湖北鄂北岗地等麦区偏重发生华北南部、黄淮、西北东部麦区中等发生,其他麦区偏轻发生。

3.吸浆虫

吸浆虫总体偏轻发生。其中,河北中南部中等发生河北沧州、邢台,河南驻马店、南阳和濮阳等地局部可能出现高密度田块

另外,一代粘虫、棉铃虫、麦茎蜂、灰飞虱、麦叶蜂、白眉野草螟、土蝗等害虫在部分麦区会造成一定危害。

 二、玉米篇 

玉米的主要病害连年普遍发生。

预测2019年玉米大斑病、小斑病、南方锈病、玉米螟、黏虫等病虫害发生严重。

 病害 

1.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是一种流行性病害,近年来也是发生比较普遍,而且在局部地区危害严重。

玉米大斑病,在玉米生长前期出现的不是很多,但是抽穗以后发病率会大大增高

 

预计在2019年,玉米大斑病在东北、华北、西南大部中等发生,局部高感品种偏重发生

2.玉米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将在黄淮海局部西南地区中等发生

3.南方锈病

南方锈病的发生与台风关系很大。近年,受台风影响,安徽、江苏、山东、河南等地南方锈病都发生较重。

 

有研究表明:

如果遇到南方锈病大发生一周左右玉米叶片就会被病菌橘黄色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所覆盖,导致叶片很快干枯死亡,造成20%-40%生产损失。

暴发流行时,除造成籽粒品质下降外,减产可达80%以上,甚至绝收。

预计在2019年,在黄淮、江淮大部中等发生黄淮局部存在偏重流行的风险。

4.褐斑病

玉米褐斑病预计在黄淮地区中等发生

 虫害 

1.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上常发的钻蛀性害虫,近年来在东北和西北北部等地有为害加重趋势。

 

预计2019年玉米螟总体偏重发生

一代玉米螟在东北北部、新疆伊犁地区

二代玉米螟在东北和西南局部地区;

三代玉米螟在华北和江南局部偏重发生。

2.黏虫

黏虫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近10年平均发生面积385万公顷次,2012年三代黏虫曾在北方大发生。

 

预计2019年,二、三代黏虫总体呈中等发生东北、华北、西北、黄淮局部地区可达偏重程度,部分地区会出现高密度集中为害区域。

3.棉铃虫

棉铃虫总体中等发生,三代、四代黄淮海地区偏重发生

4.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总体中等发生,西北、东北局部偏重发生。

5.蓟马

蓟马在黄淮局部偏重发生。

6.二点委夜蛾

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总体偏轻发生,局部会出现高密度为害田块。

7.叶螨

内蒙古中西部、山西北部偏重发生,西北大部地区中等发生

 三、水稻篇 

水稻上,稻飞虱、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三化螟、水稻病毒病偏轻发生。

 病害 

1.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一种常发性病害。

 

预计2019年,水稻纹枯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南方稻区大部为偏重发生,东北大部和西南南部中等发生。

2.稻瘟病

稻瘟病是水稻上一种流行性病害,水稻破口期降雨是该病流行的关键影响因素

 

预计2019年,稻瘟病总体中等发生,西南东部、长江中下游局部稻区偏重流行风险高。

3.稻曲病

稻曲病的病菌一般在水稻破口前萌发,水稻开花至乳熟期侵染水稻穗部花器或幼颖等引起发病。

稻曲病在江南、长江中下游和江淮稻区中、晚稻局部偏重发生。

4.水稻细菌性病害

水稻细菌性病害在南方局部稻区存在偏重发生风险。

 虫害 

1.稻飞虱

 

预计2019年,稻飞虱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和西南东部稻区偏重发生,其他稻区中等发生。

2.稻纵卷叶螟

稻纵卷叶螟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预计2019年稻纵卷叶螟总体中等发生,长江下游稻区偏重发生。

3.二化螟

近年来,二化螟在南方稻区呈明显回升态势。

预计2019年二化螟在西南东北部、江南和长江中游大部稻区偏重发生,部分稻区大发生。

4..三化螟

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稻区中等发生,其他大部分地区偏轻发生。

 四、马铃薯篇 

马铃薯晚疫病

 

马铃薯晚疫病总体中等发生西南大部、东北北部、华北北部和西北东部偏重流行风险高。

最后,提醒大家:

整体上,大田作物病虫害发生严重,各区域种植户朋友们要注意预防,加强田间管理,以免影响作物产量哦!


转自每天农资


(编辑:admin)